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首 页 蒙药厂介绍 蒙药精品 蒙药文化 缺药登记 在线咨询 蒙药疗法 会员购药 内蒙风情

民风民俗
内蒙风光
历史追踪
盟市介绍
内蒙古蒙药精品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风情 >> 盟市介绍
巴彦淖尔市介绍
    巴彦淖尔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2′—109°53′, 北纬40°13′—42°28 ′,东与包头市、乌兰察布盟为邻,南与伊克昭盟隔河相望,西与阿拉善盟毗连,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 413平方公里,盟行署所在地为临河市。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950年2月,绥远省政府派生产建政工作团进驻后套各县。3月20日,中共绥西地委、陕坝专员公署成立。下辖五原、临河、狼山、米仓(1953年10月26日改设杭锦后旗)、晏江(1953年10月26日改设达拉特后旗),陕坝镇(1950年4月升为县级镇)。1954年6月,随绥远省撤销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陕坝专员公署改称河套行政区人民政府,1956年6月,巴彦淖尔盟成立,驻巴彦浩特市。下辖巴彦浩特市,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1958年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河套行政区,划归巴彦淖尔盟,将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2年10月15日,乌拉特中、后两旗合并)由乌兰察布盟划归巴彦淖尔盟,撤销狼山县,分别并入杭锦后旗和临河县,陕坝镇降为乡级镇隶属杭锦后旗;撤销安北县并入乌拉特前旗,撤销达拉特后旗并入五原县,撤销巴彦浩特市并入阿拉善旗。同年7月,河套行政区正式撤销,盟行政公署迁驻磴口县三盛公镇。巴彦淖尔盟辖乌拉特前旗(1960年划归包头市,1963年划归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1960年改设巴彦高勒市,1964年恢复)、阿拉善旗(1961年分为左、右两旗)、额济纳旗。1961年7月9日设立乌达市(1975年划出)。1967年11月21日,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1869年7月5日,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1970年1月20日,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迁址临河;同年10月,划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部8个公社和2个合营牧场,设潮格旗。1978年11月7日,恢复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名称及建制,各旗县亦相应恢复。1981年9月,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和潮格旗分别改称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1984年,临河撤县设市。

  [地形地貌]  地形由三种类型构成,即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阴山山脉横亘巴彦淖尔盟中部,从阴山北麓至中蒙界为高原,海拔1 000--1 800米之间,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是广漠无垠的天然草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是巴盟畜牧业主要基地。中部山地为阴山山脉,由西向东,分为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三部分。狼山长约280公里,宽约30--60公里,成弧形环抱于河套平原之北,海拔1 500--2 300米,最高峰海拔2 335.2米。乌拉山位于明安川之南,黄河以北,西起西山咀,东至昆都伦河,长约94公里,宽约12--30公里,主峰大桦背海拔2 334米,山势挺拔,雄伟壮观,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7.95%,是自治区西部最大的天然次森林区。阴山南麓至黄河北岸为河套平原,海拔1018--1 050米,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微倾,土地肥沃,渠道纵横,灌溉便利。素有"塞上江南"之称,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

  [气候]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无霜期短;温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3.7--7.6℃,一年之中,1月温度最低,平均为零下11-零下15℃,7月气温最高,平均在20--24℃。气温年较差是33.4-37.3℃,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14℃。平均气温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山北地区为3.9--4.5℃,河套地区为6.1--7.6℃。年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110--3 300小时之间,是我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无霜期短,平均无霜期为126天。降水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88毫米,山北地区为100-200毫米,河套地区为150--200毫米,东部山区250毫米。雨量多集中于夏季的7、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极端降水量为432.6毫米。冬春两季雨雪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与降水量相比,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 032毫米至3179毫米,普遍大于降水量的10到30倍。地处西风带,风速较大,风期较长,是冬春季节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年平均风速2.5--3.4米/秒,年最大风速18--40米/秒。

  [水文]  主要是过境黄河水,自二十里柳子上游8公里处的治沙渠口进入盟境,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市、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于池家圪堵出境,境内全长345公里。入境后,坡度变小,水流干稳,平均每年引水45--50亿立方米,是河套农业的命脉。黄河多年平均过境水径流量为315亿立方米,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主要取决于上游水量的补给条件。河套灌区每年引进的黄河泥沙量有2 500万吨以上。乌梁素海系蒙古语,意为杨树湖。位于乌拉特前旗境内的后套平原东端,此地原是生长杨树的低洼地,后因山洪和灌区退水汇集于此而形成,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湖区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0公里,水域面达45万亩,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自然资源]  由于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横亘巴盟腹地的阴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硫、铁、钢、铅、锌、银、镍、钴、镉、镓、铬铁、蓝晶石、熔剂白云岩、硅石、沸石、膨润土、金、石墨、珍珠岩、花岗岩、宝玉石等6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48种。硫铁矿储量为5.64亿吨,矿石平均品位在20%左右,集中分布于狼山-查尔泰山一带,占自治区总储量的97%,是全国三大硫铁矿基地之一。目前正在开采的炭窑口、东升庙等硫铁多金属矿床,品位高,储量大,矿石中伴生多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分散元素,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外部开发建设条件较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铜的储量为132.4万吨,在自治区名列前茅。正在建设中的乌后旗霍各乞铜矿,探明铜金属储量72.6万吨,品位高,可选性好,为全国六大铜矿之一。铅、锌储量分别为171.1万吨和820.5万吨,占自治区总储量的68%和77%。铅、锌矿多与硫铁、铜伴生,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后旗霍各乞铜多金属矿,东升庙硫铁多金属矿、炭窑口硫快多金属矿和乌拉特中旗甲生盘硫铁多金属矿中。矿石质量较好,矿体厚度大,适于大型矿山综合开采。铁的保有储量2.3亿吨,铬铁保有储量49万吨,均属自治区前几位,矿石平均品位分别在34%和40%以上,可选性好,集中分布在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一带及乌拉特中旗德岭山、巴音哈太和北部的索伦山。此外,蓝晶石,白云石、沸石、膨润土、砂金、石墨以及品种齐全的宝玉石等矿,也在自治区名列前茅。蓝晶石矿是自治区发现并探明的大型矿床,储量1.06亿吨,集中分布在乌拉特前旗查尔泰山点布斯一带,平均品位三氧化二铝为14.38%,十分易选,开发条件好。银、镍、钻、镉、铟,镓矿都是我国目前稀缺的有色金属和分散元素矿,探明储量均居自治区首位或第二位,品位较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熔剂白云岩和硅石,探明储量分别为1.47亿吨和2 983.5万吨,居自治区第一位,矿石品位主要化肥成份二氧化硅含量96%-99%,矿床集中分布于东部包白铁路线西侧,交通便利,外部开发条件好。金矿主要分布于乌拉特前旗和中旗,目前已知有矿产地20处,探明储量居自治区第三位,是内蒙古主要金矿产地之一。石墨矿石类型齐全,矿床储量大,已知矿产地10处,分布于乌拉特中、前二旗,合计石墨矿山储量约3.7亿吨(D级),其中晶质石墨矿山储量3.1亿吨,隐晶质石墨矿山储量6198万吨。宝石、玉石和彩石品种之多,冠于自治区之首,全区已发现的90%以上的品种在盟内均有,主要分布于乌拉山和乌拉特前旗大佘太,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173.6吨和4.19万立方米,宝玉石中以玛瑙分布最广泛,分布于乌拉特后旗及中旗,资源潜力较大,将成为自治区宝玉石主要产区之一。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许多属我国干旱区特有和稀有物种。野生资源植物730种,饲用植物有小针茅、红砂、戈壁针茅等405种,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锁阳等374种;食用酿造用植物有蒙古栎、沙枣、发菜等84种,纤维植物有柽柳、罗布麻、荨麻等64种;另外,还有鞣料植物37种,如虎棒子、绸季、地榆等;油用植物有山杏、文冠果、蒙古扁桃等74种;芳香植物有侧柏等26种;染料植物有鼠季、茶条槭等13种,观赏植物有金莲花、胡枝子等51种;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治理盐碱地等植物则有多种。野生植物中,裸果木、绵刺、革包菊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梭梭,肉苁蓉、内蒙黄芪,胡杨、沙冬青,膜荚黄芪已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在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的蒙新区,以适应于荒漠和草原的种类组成。兽类52种,鸟类229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4种,还有许多昆虫。由于各类野生动物的适生不同,使得各类野生动物分别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栖息和繁衍。阴山以北的乌拉特高原,主要分布有野驴、鹅喉羚、黄羊、狐、沙狐、沙鼠、跳鼠等20多种兽类,还有百灵鸟、鹰、隼等10多种鸟类,爬行类有沙蜥等3种,两栖类甚少。乌拉山、色尔腾山、狼山山地,分布有斑羚、盘羊、狍子、赤狐、獾子、黄鼬、艾虎、兔等多种兽类,还有石鸡、雉,岩鸽、鸮、鹫等近百种鸟类,爬行类有多种麻蜥和蛇,湿润地区有蛙,是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地区。仓鼠、田鼠等十几种鼠类。莺、麻雀等几十种鸟类。乌兰布和沙漠多见沙蜥、蛇等爬行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鸨、玻斑鸨、野驴、豹和北山羊8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松雀鹰、灰鹤、荒漠猫、岩羊、黄羊、斑羚、多种隼等23种。土地资源丰富,构成多样,土地总面积9 662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9.8%;可利用草场面积7000多万亩,占75%;宜林地面积500万亩,占5.2%;还有可利用淡水水面84万亩,占0.9%。这对于农、牧、林、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风力资源丰富,八级以上大风(>17.2米/秒)一年四季均可出现,风期较长,冬春尤甚,可满足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工作。

  [农业]  2001年,巴盟农作物总播面积584.0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25.87万亩;经济作物面积239.98万亩;种草面积18.24万亩。农作物种植比例为粮经草55.8∶41.1∶3.1。在农作物种植中,受益于科技含量的提高、优质品种的推广和水利灌溉设施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农作物单产均比上年提高。其中:小麦亩产705斤;玉米亩产1 403斤;油料亩产499斤;西瓜亩产7 056斤;甜瓜亩产4 617斤。

  [林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64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1万公顷,治沙面积6.1万公顷,当年种草面积0.66万公顷。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林和草场的保护力度。

  [畜牧业]  全盟日历年度牧畜总头数574.55万头(只);良种、改良种畜519.03万头(只),比重为90.3%;牲畜出栏297.91万头(只),出栏率为52.6%。畜牧业基础建设也有了大的加强,基础适龄母畜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人民生活]  2001年,全盟总人口数为173.61万人;农牧区人口118 .46万人。在总人口数中,蒙古族人口为8.25万人,汉族人口161.24万人, 其他民族人口2.49万人。  2001年,全盟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3.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1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0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4.46亿元。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37∶27∶26。

  2001年,全盟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涨0.5%,改变了几年来连续下降的局面。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5.3%,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但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了5.1%和0.5%。

  全盟从业人员83.9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2.0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61.9万人。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城乡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13.12万人。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00亿元;财政支出为18.40亿元。在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2倍,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1.3倍,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43.9%。全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7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 579元;其中,农民收入2 589元;牧民收入2 365元。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盟有13.36万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1.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退休费社会统筹。年末,城镇各种社区服务中心有80个;全盟各类社会福利床位250张,收养人数180人;城镇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人数2.81万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的人数1.04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5万人。
地区:巴彦淖尔市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意见邮箱 | 常见问题 | 全部蒙药
中国·内蒙古蒙药精品网 版权所有 TEL:15248009282
网管信箱 11495443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