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首 页 蒙药厂介绍 蒙药精品 蒙药文化 缺药登记 在线咨询 蒙药疗法 会员购药 内蒙风情

民风民俗
内蒙风光
历史追踪
盟市介绍
蒙药分类:
内蒙古蒙药精品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风情
蒙古族歌舞
      蒙古族有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和精湛的工艺品。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为琴杆的上端雕有一个很精致的马头,所以叫“马头琴”。演奏马头琴的人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民歌      蒙古民歌是天籁之音。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碧绿的草原苍茫辽阔,一望无际,朵朵白云像崭新的棉絮般静静地浮动着,在蓝天映衬下,越发显得皎洁。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夕阳西下,远山披上了晚霞的彩衣裳,牛羊背上如同镀上了一层金,天边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蒙古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开阔。蒙古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音乐歌曲的内在品质也大都饱含苍凉、孤独、悲怆的艺术之美。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能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长调中特殊的发声技巧称作“ 诺古拉”,即波折音,类似颤音,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独特风格有重要作用。长调牧歌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结晶,广大牧民和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歌手在“长调”中不知倾注了多少的感情,发挥了多少创造力。对于“长调”艺术中文化意蕴的认识,我们永远也不能穷尽,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

音乐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从历史上看,蒙古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3世纪初以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过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高原上的诸多蒙古部落,最终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随着民族共同语言与生活习俗的形成,蒙古人所操场方言与区域性音乐风格,经历了一场“由多而少”的发展过程。原先数十百计的方言与诸多区域性音乐风格,逐渐趋势于削弱或消亡。有元一代近百年之内,蒙古音乐统一的民族风格基本形成,但其中又包含着三个主要的地区风格:即中部音乐风格区、东部科尔沁音乐风格区、西部斡亦剌惕(瓦剌)音乐风格区。从宏观上说,明、清以来蒙古族音乐的所谓地区风格,不过是上述三种音乐风格发展嬗变、分化整合的结果罢了。元朝灭亡之后,蒙古族音乐的地区风格,又经历了一场“由少而多”的演变过程。达延汗时代结束后,蒙古汗权再度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崛起,蒙古草原重新陷入了诸侯混战,长期分裂的局面。由此,音乐上统一的民族风格受到了削弱,而地区风格则随之勃兴。诸如永谢布、乌梁海等蒙古部落,当时均十分强盛,有其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后来或因战败,或同化于其他部落,这些部落的音乐风格便逐渐消失了。蒙古族音乐地域性风格的最终形成,大体是在清代中期。清朝征服蒙古以后,统治者对蒙古实施隔离政策,“分而治之”。故蒙古族音乐的地方风格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

      然而,自鸦片战争至清朝覆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动荡,塞北草原亦卷入了大变革的浪潮。在新的形势下,蒙古族音乐的地域风格受到猛烈冲击,再度出现了“由多而少”的发展趋势。直至晚清,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大体形成了五个基本风格区和三个派生风格区。这八个地域性音乐风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尚未出现根本变化。蒙古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调式问题素来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地域性音乐风格的鲜明特色,往往通过某些独特的调式体现出来。诚然,蒙古族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其调式思维的基础是五声音阶。我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并非只适用于汉族音乐,而是概括了我国乃至亚洲诸多民族音乐的调式规律,包括蒙古族音乐在内。然而,“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只是研究蒙古音乐调式的基本框架,而不是现成结论。何况,在蒙古族民间音乐中,除却五声音阶之外,还存在着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乃至蒙古族固有的一些特殊调式。但它们赖以发生的律学依据,不是西洋的“十二平均律”,而是中国的“五度相生”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西洋调式理论。

      蒙古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舞蹈 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颜色。古代萨满教中的女巫师跳舞时,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12 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筷子舞------流行在伊克昭盟地区,由男性艺人在喜庆节日里单人表演。舞者右手执一把筷子,半蹲姿势,边唱民歌,边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旋转敲击地面,节奏由慢渐快。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扬琴、笛子等。

盅子舞-----称打盅子,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由男性艺人在节日欢宴时独舞。开始时,艺人席地而坐,左右手各握两个盅子,随着音乐的节奏,每一拍碰击一下盅子,使其发出悦耳的声响。然后舞者起立,双手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的舞姿。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

曲调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安代舞------又称“查干额利叶”(唱白鹰),流行于哲里木盟地区以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集体表演时,队形呈圆形,1人领唱,众人相和,载歌载舞。节奏多为 □拍,无乐器伴奏。舞蹈风格热烈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牛头虎舞 源于翁牛特旗乌兰板、巴嘎塔拉一带,距今已有200年历史。舞蹈由四个人表演,一人顶牛头,一个顶牛尾,一人扮虎形,一人扮樵夫。全套舞蹈分四段表党内:先由牛、虎、樵出场亮相,年虎相搏,牛虎卧场小憩,牛虎樵混舞激战。动作凶猛激烈,形象生动逼真。整套舞蹈对牛之倔犟,虎之凶猛和樵夫机智表演的淋漓尽致、要许多与此同时栩栩如生。群众喜闻乐见。

摔跤舞 俗称"二鬼摔跤"。属面具舞,为北方特有民族舞蹈之一。舞蹈一人二角,表党内者身背一长型木制架,架上用布缝制两个木偶形象的摔跤手,两者身着各色官服,头戴雁翎缨帽,两只假臂相互紧抱,各做摔跤状;木架下遮布幔,演者两手做脚,四肢踏地,四靴靴尖相向。饰者随鼓乐节奏,摔打起舞。表演套路主要有"地空旋转"、"双滚 "、"前后跳跃"等,动作幽默逼真,舞姿粗犷豪放。

长篇叙事歌 产生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是一种具有复杂故事情节和众多人物的大型民歌体裁。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编唱和表演,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刻画不同人物、表达不同情感均用同一支曲调,由演唱者灵活处理。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夹以评述道白,形式灵活,语言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长篇叙事歌适宜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叙述史诗性传奇故事。优秀的长篇叙事歌有《嘎达梅林》、《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巴拉吉尼玛与扎那》等。
出处:内蒙古资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意见邮箱 | 常见问题 | 全部蒙药
中国·内蒙古蒙药精品网 版权所有 TEL:15248009282
网管信箱 1149544351@qq.com